养血调经:能养血敛阴,可用于治疗血虚证,如面色萎黄、头晕、心悸等,以及月经不调、闭经、痛经等妇科病症。
敛阴止汗:有敛阴止汗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。自汗常与桂枝等配伍,盗汗多与龙骨、牡蛎等同用。
柔肝止痛:能柔肝缓急止痛,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、肝血亏虚等所致的胁腹、四肢疼痛,如肝郁血虚之胁痛,可与柴胡、当归等配伍;血虚筋脉失养之四肢挛急疼痛,常与甘草配伍。
平抑肝阳:可平肝潜阳,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、眩晕等症,常与石决明、龙骨、牡蛎等平肝潜阳药同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一般煎汤,常用量为 6 - 15 克;或入丸、散。大剂量可用至 30 - 60 克。
主治病症及特殊功效主治病症: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证、月经不调、自汗盗汗、胁腹四肢疼痛、肝阳上亢等病症。
特殊功效:白芍在柔肝止痛方面有独特功效,对于肝血不足、筋脉失养所致的疼痛,尤其是痉挛性疼痛,有较好的缓解作用。其通过养血柔肝,使筋脉得养,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,如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,疗效显著。
常用方剂四物汤:由白芍、熟地黄、当归、川芎组成,是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剂,常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、痛经等病症。
桂枝汤:由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组成,具有解肌发表、调和营卫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,其中白芍敛阴和营,与桂枝相伍,调和营卫。
逍遥散:包含柴胡、白芍、当归、茯苓、白术等药物,具有疏肝解郁、养血健脾的作用,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,白芍养血柔肝,与柴胡等药配伍,以疏肝柔肝。
配伍炮制配伍:白芍与熟地黄配伍,可增强养血滋阴的功效,用于治疗血虚证;与柴胡配伍,一散一收,可疏肝理气、养血调经,常用于肝郁血虚之证;与附子配伍,可用于治疗阳虚寒盛、气血不足之证,如芍药甘草附子汤,白芍与附子同用,能温阳养血,缓急止痛。
炮制:
炒白芍:取白芍片,置热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黄色,取出晾凉。炒白芍寒性缓和,以养血和营、敛阴止汗为主,常用于血虚或气血不和所致的腹痛、四肢挛痛等。
酒白芍:取白芍片,用黄酒喷淋拌匀,稍闷,置热锅内,用文火炒至微黄色,取出晾凉。酒白芍能引药入肝,敛血养血、疏肝解郁作用增强,常用于肝郁血虚、胁痛腹痛、月经不调等。
副作用白芍一般情况下副作用较小,但在使用不当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。因其性微寒,脾胃虚寒者不宜大量服用,否则可能导致或加重胃肠不适,如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白芍有一定的收敛作用,表邪未解、麻疹不透等有实邪者不宜用,以免闭门留寇,使邪气不能外达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配资官网,配资网站炒股,配资正规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