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别等意外发生才后悔没早学
上周六,小区张阿姨家的小孙子吃葡萄时突然噎住,小脸憋得发紫。幸亏邻居李大叔学过急救,迅速用海姆立克法帮孩子吐出了葡萄。前后不过20秒,却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。
生活中,意外总是不期而至:家人突然倒地不起,孩子吃东西噎住,老人意外跌倒烫伤……掌握基础急救知识,关键时刻不仅能自救,更能挽救他人生命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每个人都该学会的十项急救技能。
01 心肺复苏(CPR):重启生命的节奏
当有人突然倒地、失去意识且没有呼吸时,你需要立即行动:
检查反应:轻拍双肩,大声呼喊“你怎么了?”
呼救求助:立即拨打120,并让人寻找附近的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
开始按压:跪在患者身旁,双手交叉,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(胸骨下半部)。垂直向下按压5-6厘米深,每分钟100-120次(节奏可参考歌曲《保持通话》的节拍)
人工呼吸(可选):每30次按压后,捏住患者鼻子,口对口吹气2次,看到胸部起伏即可
关键点:即使不做人工呼吸,持续胸外按压也能救命。不要轻易停止,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专业救援到达。
02 止血:与时间赛跑
面对严重出血,每一秒都至关重要:
直接压迫:立即用干净纱布、毛巾甚至衣物紧压伤口至少10分钟(常见错误:压几秒就掀开查看)
抬高伤肢:在直接压迫的同时,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以上
止血带(仅限四肢大动脉喷射性出血):用宽布带(>5cm)在伤口近心端绑紧,记录使用时间,每15-20分钟松开1次。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此方法
03 海姆立克急救法:生命的拥抱
当有人突然不能说话、不能咳嗽、双手呈V字紧抓喉咙时,立即施救:
成人/儿童:站在患者身后,一手握拳抵住其肚脐上方,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
婴儿:面朝下托住,头部低于身体,用掌根拍击背部5次;若无效,翻转按压胸部5次,交替进行
自救:找椅背、桌沿等固定物体,快速向上冲击上腹部
重要提示:切勿用手掏取异物,可能将堵塞物推得更深!
04 烧伤处理:降温是关键
记住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五字诀:
立即冷却:用流动冷水(15-25℃)冲洗至少15-20分钟,直到疼痛明显减轻
轻柔去除:小心取下伤处附近的首饰、衣物(除非已粘住皮肤)
覆盖保护:用保鲜膜或无菌纱布松散覆盖,保持清洁
切勿涂抹:牙膏、酱油、黄油等偏方只会加重损伤
05 骨折与扭伤:固定是核心
遵循“R.I.C.E”原则:
休息(Rest):立即停止活动
冰敷(Ice):伤后24-48小时内,每1-2小时冰敷15-20分钟(毛巾包裹冰袋,避免冻伤)
加压(Compression):用弹性绷带适度包扎(过紧会导致肢体缺血)
抬高(Elevation):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
特别提醒:怀疑骨折时不要移动伤肢,用硬物固定后立即送医。
06 中暑急救:快速降温是重点
识别危险信号:
热衰竭(较轻):大量出汗、皮肤湿冷苍白、恶心头晕
中暑(危及生命):体温>40℃、皮肤红热干燥、意识模糊甚至昏迷
急救步骤:
立即移至阴凉处
脱去多余衣物
全身洒水配合风扇/扇子降温(重点冷却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)
清醒者可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饮料
07 过敏反应:与死神赛跑
当接触过敏源后出现呼吸困难、全身皮疹、面部肿胀时:
立即拨打120
如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(如EpiPen),立即在大腿外侧肌注射
让患者平躺(呼吸困难者可半坐位),切勿站立
08 癫痫发作:做好守护者
遇到有人抽搐发作时:
保护头部:移开周围危险物品,垫软物
侧卧防窒息:发作停止后将患者转为侧卧位
不塞东西:切勿强行撬嘴塞物(可能损伤牙齿)
记录时间:抽搐超过5分钟需立即送医
09 家庭急救箱:有备无患
基础配置应包括:
消毒纱布、绷带、创可贴、三角巾
医用胶布、一次性手套、镊子、剪刀
碘伏棉棒、抗生素软膏、止痒清凉油
退烧止痛药(布洛芬等)、止泻药
特殊人群:哮喘患者备吸入器,糖尿病患者备糖块
10 急救黄金原则
先保己:确保自身安全再施救(如先切断电源再救触电者)
快求救:拨打120时清晰说明地点、人数、伤情和已采取措施
不逞能:量力而行,不确定时等待专业人员
持续学:每1-2年参加复训,更新技能(推荐红十字会、AHA课程)
最后提醒:我国《民法典》第184条明确规定: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(除非存在重大过失)。法律保障让“好人”敢救人!
意外发生时,专业医疗人员赶到现场平均需要8-12分钟。而这最初的“黄金时间”里,身边人的急救技能往往成为生死的关键变量。别让“不会”成为一生的遗憾——去学习,去准备,去做那个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的人。
生命宝贵,急救知识值得每个人投入时间去学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配资官网,配资网站炒股,配资正规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