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两大著名家族:子孙多年低调,现今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!
清朝皇帝退位后,昔日的王公贵族也失去了权势,那些曾经显赫的家族就像断了线的风筝,各自飘散。然而,其中有两家家族却像顽强的老树,到了春天,悄悄地长出了新芽。
一个是历史悠久的钱家,出了上百位学者;另一个是改革先驱梁启超,九个孩子个个成才。他们的后代没有成为无所事事的富家子弟,有的投身科研,有的遨游太空,还有的参与修建铁路和设计国徽。
一百年过去了,谁还记得那些古老的门第?但这两家凭借后人的努力,把对国家的深情融入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。
钱家出了多少位“创始人”?多到数不过来那种
千年前,吴越王钱镠提出了“保境安民”的理念,这面旗帜被后人传承了一千年。到了近现代,钱家改变了策略,不再追求战争,而是致力于科学研究;不再守护城墙,而是守护国家政策。
钱学森在1955年回到了祖国,还没等飞机停稳,就有特务想把他带走。但钱学森不仅回来了,还带来了火箭、导弹和卫星的核心设计理念。从“两弹一星”项目到整个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,他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,因此被誉为“航天之父”。
钱三强是原子弹研究的核心人物。在上世纪50年代末,苏联撤走了专家,停止了技术援助,他既要进行科学研究,又要稳定人心。他带领着中国第一批核物理专家们,顶住压力,坚持到底。最终,这些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了震惊世界的“东方巨响”。
钱伟长被誉为力学界的开创者,他专注于解决材料疲劳的问题。他为中国早期的飞机、桥梁和核反应堆设计了关键参数,一切都是通过严谨的工程计算得出,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。
钱穆和钱钟书是文史哲领域的巨匠。一个搭建起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框架,另一个通过《围城》一书,在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喜爱,成为了“民间经典”。
最令人惊讶的是钱永健,他于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,是第三代移民,专注于绿荧光蛋白的研究。美国人觉得他是“突然冒出来的天才”,却不知道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钱学森的旁系。
钱氏家族出了很多厉害的人,其中有很多是科学家。他们有的研究核物理,有的研究航天,有的研究语言学,有的研究经济学。最厉害的是,他们中有人还得了诺贝尔奖。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像钱氏家族这样厉害的家族。
他们没有依赖祖先的功劳过活,反而都在展现祖先的教导没有白费。现代社会的成功不是依靠出身,而是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传承。这种传承在钱家体现得淋漓尽致,每一代都有人接过接力棒。
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,是广东新会人。他很小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,并且积极参与改革。1898年,他参与了戊戌变法,但这次改革失败了,他不得不逃到日本,一待就是十四年。在这期间,他在《清议报》和《新民丛报》上发表了大量文章,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他不追求官场之路,一心致力于教育。他曾说:“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将来能成为优秀的工匠、工程师或商人,不必非要当官。”结果如何呢?他的九个孩子,个个都有所成就。
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。1931年,他帮助创办了东北大学的建筑系。后来,他制定了保护北京中轴线的方案,并被任命为中国城市规划的总设计师。
他和妻子林徽因一起设计了国徽的图案,还负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。每一处细节,他都会在心中反复斟酌。
梁思礼是一位火箭控制专家。他为“长征”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从美国回来后,他放弃了高薪工作,穿着旧军装走进实验室,一干就是三十年。
梁思永是考古学领域的先驱。他参与了殷墟的挖掘工作,是中国最早一批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人之一。他曾说过:“中华五千年历史不是空谈,是有证据可以证实的。”
虽然“九子登科”听起来像是要出很多官员,但实际上,他们都没有去做官,而是全都投身到了科研、教育和一线建设中去了。
梁启超常常告诉孩子们,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名利,而是为了拯救国家。梁家的家风强调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,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应该依赖于社会地位的提升,而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逐步稳固自己的地位。
梁家也经历过不少困难。在抗战期间,梁思成一家迁移到昆明,靠着朋友们的帮助,仅以稀粥度过了寒冬。即便如此,他仍然坚持绘画、教学和写作,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。
梁家对中国的影响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像慢慢熬煮一锅粥一样,一代接一代地努力。他们一点一滴地打牢了文化的根基,建筑的风格,科技的进步和思想的发展。
家族低调,并不意味着消失;随着时代的变迁,他们以新的姿态重返舞台
1949年左右,这两个家族发生了重大变化。他们曾经的光彩不再,都被贴上了“旧家族”的标签,梁家和钱家都选择了低调行事。但他们并没有断绝血脉联系,也没有失去彼此的联系。
1955年,钱学森回国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;而1949年,梁思成参与起草《建设新中国》草案,展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。
他们的第二代和第三代,虽然不像老一辈那么显眼,但一个个都很踏实。
这些人没有挂“望族后代”的牌子,进实验室是普通的研究员,走街巷是普通的市民。但当国家需要时,他们就站出来递交方案、提交成果、留下名字。
梁家和钱家的故事并非传奇,他们也经历过起伏。梁启超晚年感慨地说过:“我经历过五种政治体制,却没能找到一个平稳的。”但他从未放弃。钱家从宋元时期开始,很多人在朝为官,到了清朝中期一度沉寂,直到晚清时期又重新兴盛起来。
他们不是靠运气成功,而是靠长期积累和坚持。古话说:“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,才能来自不断的学习。”梁启超在《少年中国说》中也提到:“少年聪明则国家聪明。”他们说的这些,他们都做到了。
今天看这两家,不是在追忆过去的辉煌,而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“传承得当,与时俱进”。
过去的荣耀已经不再,现在的家风才最重要。再辉煌的历史也帮不了后代。但他们做到了:默默努力多年,并不是放弃,而是在积蓄力量——如今归来,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中国。
梁家三代院士:携手追梦科学网报道 2016年5月23日
梁启超对中国近代的影响非常大。他在推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。他的文章和思想激励了无数中国人,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梁启超一家:虽有挫折,但仍令人敬佩。来自百度百科。
繁荣的“钱家”:辉煌来自传统的家规和智慧的制度。搜狐新闻.2021-07-01.
中纪委推荐的“千年名门”钱氏家族:人才辈出——中国新闻网,2015年9月16日。
实盘配资官网,配资网站炒股,配资正规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